教师招聘考试考点之赞可夫的教育思想
人物简介
赞可夫(Занков Леонид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论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论小学教学》等。赞可夫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从 1957年至1977年他以"教育与发展"为课题,进行长达20年的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验。他指出,在前苏联占据统治地位几十年之久的传统教学体系,偏重于死记硬背,学生的思想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远远落后于时代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运用了他的导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学说。维果茨基说:"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教学才有好的结果。长期广泛的教学实验,赞可夫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赞可夫认为:这个概念的涵义之一是指克服障碍,另一个涵义是指学生的努力。"以高难度进行教学,能引起学生在掌握教材时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学内容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利用学生的认知的可能性,用稍高于学生原有水平的教学内容来教学生。"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他主张把教学建立在高水平的难度上,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懂了,就要向下教授,不要原地踏步走,防止学生产生心理抑制,使学生时时感到在学习新东西。同时,他也指出高难度不是越难越好,要注意掌握难度的分寸。只有这样能为紧张的智力工作不断提供丰富营养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孩子已经掌握加法的概念,那么就应该引导他进入乘法,无需强调计算,因为在乘法的基本演算过程中,孩子会运用加法进行订正从而再次巩固加法的计算能力。这就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呈现的系统性。因此高难度教学得以实施。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可夫认为教学进度太慢,大量的时间花在单调的重复讲授和练习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他主张从减少教材和教学过程的重复中求得教学速度,从加快教学速度中求得知识的广度,从扩大知识广度中求得知识的深度。他说:"只要学生掌握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就向前进,就教给他们越来越新的知识。"强调高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引导者必须观察确定孩子已经真正地理解了概念后,再发现孩子的几许探究的意愿后,才可以继续下一步的引导。对此,赞可夫说得很清楚:"以高速度前进,绝不意味着在课堂上匆匆忙忙地把尽量多的东西教给学生,……我们是根据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一般发展来决定掌握知识和技巧的适宜速度的。"这个速度是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实际相适应,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去吸引、丰富孩子的智慧,促进其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引导,孩子经常会出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他们能够轻松地判断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因探究心里不断的发展,促使他们自己会想办法采用更简便的方法去实现目标。我们继续用已掌握加法概念的孩子作说明,他们会把已掌握的加法概念和十进法的交换概念结合,比如当他想要统计全园人数时,他会把点数过的数目记录下来,然后合在一起。再运用串珠进行接龙运算,以十进位的方法进行替换,然后再根据替换完的结果加以总结,获得答案。很快他们就会发现,可以直接按整数的方法拿取串珠,获得答案的速度会更快。如果此时老师在孩子还没有失去强烈的愿望之前,及时给予乘法重复的概念,孩子就会马上接受并理解。所以根据孩子的发展现状提供丰富多彩的、更高层次的应用价值很高的教学内容,孩子会被其吸引,从而得到自然的发展。
3、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
赞可夫根据实验的观察材料指出:在五、六十年代,小学一年级学生就能掌握许多抽象的概念,理解某些事物的内在联系,而且,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的感官延伸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人们已经可以把过去认为极其复杂的现象变成容易理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孩子"知识的获得、技巧的形成是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在尽可能深刻理解有关概念、法则及其之间的依存性的基础上实现的"。掌握理论知识对于事实材料和技能的规律能加深理解,使知识结构化、整体化,方便记忆;理论知识可以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孩子掌握理论知识后能够把握事物规律,然后展开思想,实现知识迁移,调动思维积极性,促进一般发展。 前一点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发展过程。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本身的同时,也理解知识是怎样学到的,也就是教材和教学过程都要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例如,学生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动手做碳、硫、磷、铁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而根据现象,使学生认识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甚至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可以燃烧;同时还可以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反应,提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再以蜡烛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与之比较,又有什么异同;从而使学生理解碳、硫、磷、铁、石蜡等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尽管不全都是化合反应,却全是氧化反应。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做色彩的调配试验练习。以上这个例子可以说明赞可夫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原则"的含义。显然,这个原则要求学生把前后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了解知识网络关系,使之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教学要引导学生寻找掌握知识的途径,要求学生明确学习产生错误与克服错误的机制等。概括地说,要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5、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学生有好、中、差三种类型。赞可夫认为:差生之所以差,主要是他们的发展水平低,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信心,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薄弱,而教师对待差生的传统办法就是补课,反复做机械的练习。结果,差生的负担更重,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差生见到的东西少,想到的东西少,因而学习的东西少。智力活动的减少,又使得发展水平难以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要促进差生的发展,教材必须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多做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用知识本身来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体会到克服学习困难后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喜悦,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教学中要注意设计好教与学的思路,重视知识的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启发思考,适时练习、及时反馈、矫正等。用这样一些方法,持之以恒,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是可以做到的。例如,运用加法板进行加法的概念引导,孩子只需要知道把算式中的数字找到,然后按顺序排列在同一水平线上,最后在板子的上面找到相应位置的数字读出来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这种教材不但可以使孩子容易操作,而且充分体现了加法的概念就是把事物准确地合在一起。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1、切身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要能体现出首创精神,这就要求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强烈需要,有着强烈的目标达成的切身感,并被教师导引的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所吸引,有可能达到目标的切身感。
2、参与性
建构性学习要求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建构知识、应用知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对自己学习的成败承担责任而积极参与。其实施途径是:
3、情景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一种"亲、助、乐"人际关系中学习。教师应与儿童共同创设"以情启思,以思促知"的生动而丰富的教学情境。
4、自主性
建构主义认为,要建构一种学习环境,教师需提供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课本和相关参考材料、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围绕课题,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材料、自主提出问题、选择学习内容和运用方法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学、思考问题的时间,以达到学习目标。
5、框架性
教学的任务在于将教科书中合理的知识结构,经过教师科学"编码"、学生"译码"形成头脑里的认知结构。在认知结构中必有一些起支撑作用的重点知识作为结构框架的支点,在支点之间建立相关联系,形成"脚手"框架,让学生主动攀登。
6、问题性
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师需要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事象或问题,遵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建立一个相关的认知结构框架,用问题探究、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认知框架把学生从现有水平引导到潜在水平的发挥。
7、随机性
斯皮罗等人( Spiroetal,1995)认为:传统教学混淆了初级学习(学习的低级阶段,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概念和事实,测验时只要求能再现出来)与高级学习(教师要求学生以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学习者要解决具体领域的情境性问题)之间的界限,把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策略不适当地推及高级学习中,如将事物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孤立地学习,忽视具体情境下条件的应用,忽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等。实际上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存在情境的复杂性和实例间的差异性。任何对事物的简单理解都会漏掉事物可能重要的方面。据此,在教学过程要对同一重要概念、原理,可设置不同的情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多次进行或呈现,斯皮罗称之为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这不是传统教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多样化的现实情境与实例中,对概念、知识形成以新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习者针对具体情境,建构用于指引问题解决的图式。
8、合作性
建构性合作学习要求围绕教学活动主题,组织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以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者在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明确化和外显化了,从而使学习者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学习者为解决问题进行交流,以达到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起更完整的意义建构的表征。
9、体验性
维果茨基把学习者的体验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学习课本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相联系,才能成为系统;而自上而下的知识只有与自下而上的知识相联系,才能获得发展的基础。因此,建构性教学要帮助学习者获得对教学内容的感性体验、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体验以及认知的体验。
10、开放性
教学的开放性是指把教学内容置于一种更宽广的背景下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探讨问题,鼓励学生敞开思想,主动打破自我界限,进行开放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吸收营养,以适合自身的方式建构认知图式。